1928年,日本军方开始了水陆装甲车辆的研制工作。1933年,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制成了2辆水陆坦克样车,1辆样车上装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另1辆样车上装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但这2辆水陆坦克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二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对这种战车很感兴趣,认为它很适合于“对太平洋诸岛的作战”,能“收到奇袭的效果”。于是,海军接受了这项研制工作,继续加以改进,终于在1942年研制成功“特二式内火艇”,当年就装备日本海军陆战队。由于是隶属于海军的装备,名称也相应称为“内火艇”,而不是“战车”。 特二式内火艇,或称“卡米”2型(Type2 Ka—Mi)水陆坦克,共生产了183辆,全部装备日本海军陆战队,并用于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此外,还有3型、4型、5型内火艇。 它的结构特点是“三段式结构”。由前浮箱、本体、后浮箱三大部分组成。陆上行驶时,将前浮箱、后浮箱卸下,这时它是一辆轻型坦克。水上行驶时,将前浮箱、后浮箱挂上,这时更像一艘船。 特二式内火艇有前期型和后期型两种,结构略有不同。前期型的战斗全重为9.15t(陆上)和12.5t(水上,带浮箱),乘员为5人。装浮箱时,车全长为7.5m;去掉浮箱时,车全长为4.8m,全宽2.8m,全高2.3m。它以95式轻型坦克为基础研制而成,但形体上更大些,装上浮箱后,车体的流线型相当好。在总体结构上,特别注意车体的密封性和耐压性,因为它除了要在水上行驶外,还要利用潜艇将它秘密地运到攻击目标附近的海岸,所以对耐压性的要求相当高。除车长外,其它4名乘员都通过炮塔两侧、车体顶部的两扇矩形舱门上下车。这两扇舱门为双层结构,增加了水密性。 在炮塔上安装了了望塔和在车体后部安装了方形换气筒。这两个部件在水上行驶时才发挥作用。陆上行驶时,也要把它们卸下来。 特二式内火艇的前浮箱和后浮箱均由3mm厚的软钢板焊接而成。由于钢板没有淬火,可焊性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前、后浮箱都由特制的卡夹固定。
前浮箱的形状好似船头的形状,流线型好,并用隔板分成6个小区,即使被击穿1个小区,仍然可以保持充分的浮力。前浮箱的自重约1t,排水量约6立方米。
后浮箱的形状好象俄文字母“П”字形,内部分为5个小区,自重约680ks,排水量约3立方米。后浮箱上部后边还有一个方向盘,通过一根很细的钢丝绳由炮塔处伸至车内,用来控制左、右方向舵,使内火艇在水中转向。其具体结构可在下图中大体看清楚。浮箱的装卸都由人工来完成。
特二式的运用方式堪称奇特。它要由潜艇来运输,远涉重洋。由于潜艇是已经设计好的,内火艇只好捆绑在潜艇的外面,因此不得不将发动机和电气设备卸下来保管。到达目的地后,潜艇浮出水面,将发动机和电气设备重新装到内火艇里,这时内火艇才能冲上海岸,发挥奇袭的效果。
二战末期,日本海军在塞班岛、硫磺岛、菲律宾、巴布亚半岛等地的岛屿争夺战中,曾经使用过特二式内火艇与特四式内火艇。然而,由于装备的数量有限,再加上此时的日本海军已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只好将海军陆战队所属的内火艇当固定火炮来使用。在美国海、空军的强大火力打击下,特二式内火艇损失惨重,残存的少量内火艇成了美军的战利品。
小编之前对这个小坦克没什么了解,通过一番搜索,发现这个小车实在是个奇葩,设计非常独特,相信操作起来也很繁琐,而且这么薄弱的装甲,面对美军的馒头们一定很悲催。不过撇开实战,威龙的这款小坦克开的还是非常不错的,细节很丰富,大家可以看后面的细节图,该有铸造感的地方有铸造感,该锐利的地方也很锐利,身为SK版本组合度相信也不错,只是配置有些低,还是DS履带有点掉价。
板件图和说明书:
|
【威龙 6678】日本海军特二式耐火艇“卡米”两栖战车作战型评测
评测
【威龙 6678】日本海军特二式耐火艇“卡米”两栖战车作战型评测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6-11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