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本站链接,会员所发文章不代表网站立场,若本站转发的作品冒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小编。

【威龙 6475】德国10.5cmFH.18/1自行火炮板件图与图纸

转载

英利

 研发 

1939年9月14日,德国军火制造商克虏伯拿出了编号W1324的新概念设计图,建议为Pz.Sfl.IV (le.F.H.18)坦克加装一门le.F.H.18榴弹炮。德国陆军武器局(Wa Pruef)基本上认同在坦克后部加装发动机的布局,因为在榴弹炮底部加装发动机坏处不少。新设计概念还包括:在保留原有传动装置的前提下,把旋转弧度提升至15度;直接火力覆盖度必需在10至15度以上;发射高度可增加至1900毫米;炮耳位置可稍向后移,在可能的条件下,后移800毫米,降低后坐力冲击;改装后坦克至少能够携带40枚炮弹,总重取决于装甲外壳——可防7.92毫米S.m.K.穿甲弹——及其厚达20毫米的前部装甲。新设计还考虑以加装炮口制退器且射程更远的Le.F.H.40榴弹炮,替换le.EH. 18榴弹炮。
1939年10月10/11日,在柏林举行的一次会议中,德国陆军武器试验要塞设计处做出了进一步决定。Sfl.IVb (le.F.H.18)与Sfl.IVa.配有同样的SSG46传动装置。受驾驶员作为前置影响,不能加装B. W. 转向装置。德国陆军武器局建议把改装后的自行火炮的枢轴点后移,以实现10至40度的高仰角弧。试验型Sfl.IVb自行火炮于1941年1月前后建造完成。
1940年1月24日在埃森市召开的一次会议进一步决定了一些细节性问题。Oberstlt.Dr.Ing.Ol-brich和Dorn、Woelfert、Heerlein,以及来自克虏伯公司的Habermass参加了此次会议。Pz.Sfl.lVb 自行火炮驾驶舱左侧为驾驶员留有一个厚度为90毫米的玻璃观察孔,但受火炮防盾遮挡影响,驾驶舱内右侧却选择设置一个圆形旋转视口。人们还对为Pz.Sfl.lVb 型自行火炮加装柴油发动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最初,Pz.Sfl.lVb型自行火炮没有任务无线电设备,但后来在总装之时决定加装相关设备。由于空间有限,所以武器处6II反对把射击瞄准具加装在榴弹炮右侧。克虏伯公司再次开始调查,是否可以通过改良左侧炮塔甲板,在自行火炮左侧并排加装直接和间接瞄准具。会上还针对编号为W1331的设计图进行了讨论。驾驶舱旁边还有可装载零部件与设备的空间。前部装甲被增厚至30毫米。作为补偿,炮塔和上部构造两侧重量减轻。
1940年2月8日,在柏林举行的一次会议中,来自克虏伯公司的Woelfert告知德国陆军武器局的Hauptmann Ventz,称Pz.Sfl.IVb自行火炮的木质模型已经建成,Oberstlt. Olbrich很快视察了该模型。按照检查机构(Impektkm)的建议,作为牵引式火炮的替代武器,PzSfLIVb设计用于支持装甲攻击行动,因此其重量必须足够轻,而且机动性必须足够好。Olbrich曾表示反对生产加装10.5cm炮的装甲车,因此他更倾向于不为PzSfLIVb加装炮塔,这样一来,就不会给检查机构留下它是一辆坦克的印象。Olbrich强列建议把炮塔顶部的坡度向后部倾斜。
1940年3月18日,Oberstlt. Dr. Olbrich (德国陆军武器局6/11)视察了Pz.Sfl.IVb的木质模型。德国陆军武器局基本同意这种布局,但希望在细节上做出一些变化。例如,Geschuetz ink Schutzschild (炮塔)——前部三块装甲板角度与重量均不变,但顶部向后部装甲板倾斜约90毫米,为无线电设备留下了空间。前方装甲板和所有侧板要尽量都有斜度。无线电设备与重型装甲可发挥平衡作用。
该自行火炮的无线电设备由滚帘遮挡,隔离灰尘。后部加装2米Antenne mit Gummifuss。炮手后侧加装折叠座椅,由操作无线电设备的指挥官使用,其高度足以令指挥官观测到其四周的情况。榴弹炮左侧加装一个后座力防护装置。德国陆军武器局6处建议在后座力防护装置末端加装火炮行军固定器。装弹兵也有一个折叠座椅。Schutzschild(炮塔)装甲厚度是:侧甲板8毫米,前甲板10毫米,甲板条15毫米,炮塔前和向前角边装甲条20毫米,后角边装甲条15毫米,后部装甲板6毫米。
Pz.Sfl.IVb自行火炮炮塔配置3个弹匣仓,每个弹匣舱内置6个弹夹。自行火炮所备Rundblickfemrohr(间接瞄准具)可覆盖左侧6000米内范围,Zielfernrohr(直接瞄准具)可覆盖右侧2000米内范围。
车架(Fahrgestell)——缩短外壳,驾驶员舱室从左侧至中间为水平舱顶。没有驾驶员观测镜(Fahreroptik)。驾驶员舱口加大。加装30毫米遮阳板,遮阳板带有观察孔。车体左侧加装90毫米Glasblock,前车体装甲和驾驶员前方装甲厚30毫米,驾驶舱顶部装甲8毫米,防火层6毫米,车腹装甲厚8毫米。坦克可携带46枚炮弹。
生产 
1940年11月2日,德国陆军武器局4处把编号为004-1520/40的合约授予克虏伯公司,要求其生产两辆编号分别为V1和V2的试验型Pz.Sfl.IVb自行火炮。另外,德国陆军武器局还把标号为004-1039/41的合约授予了Rheinmell-Borsig公司,生产四根炮管。1941年8月13日,德国陆军武器局4处通知克虏伯公司,Pz.Sfl.IVb最终定名为 "le.F.H.18 (Sfl.)"。
位于德国埃森市的克虏伯公司被授予了编号为 SS-016-4253/40的合同,为le.F.H. (Sfl.)生产10个Panzer-Wannen装置。马格德堡(Magdeburg)的克虏伯工厂(Krupp-Grusonwerk)也被授予一份合同,装配0-批次共计10辆Pz.Sfl.IVb型自行火炮。0-批次Pz.Sfl.IVb的图纸编号为:Gruppen Nr. 021 St 40700。0-批次Pz.Sfl. IVb坦克的交付计划为,1941年12月交付1辆,次年1月交付2辆,2月交付3辆,3月交付4辆,Serie Pz. Sfl.IVb批量生产工作由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负责,1941年10月生产2辆,11月生产5辆,12月生产10辆,次年1月生产15辆。后者根据1941年12月13日授予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的t SS-210-8902/41号合约生产。
根据编号为SS 016-4253/40的合约,克虏伯公司于1941年11月底,把编号从Nr. 150631至150634的首批4套Panzer-Wanne装置付给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其他6套装置于1941年2月初交付。编号为Turm Nr. 150633的第三个炮塔于1月31日交付,最后一个编号为Turm Nr. 150640的炮塔于1942年5月1日交付。
根据1942年3月3日报道,首批0-批次Pz.Sfl.IVb自行火炮将于4月在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组装完成。德国陆军武器局6处通知克虏伯公司,操作手册内所用名称为 Pz.Sfl.f.le.F.H.18 Ausf.A,该名称被印在出厂编号板上。克俘伯公司1941至1942财年的报告称,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建造完成了10辆 Pz.Sfl.IVb (10.5 cm L/28) 自行火炮。0-批次坦克由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负责装配,1942年8月1辆,9月3辆,10月4辆,11月1辆,12月1辆。
该型自行火炮的试用任务由隶属于第16装甲师第16炮兵团的Feld-Versuchs旅完成,该部队奉命到1942年9月20日时完成战斗准备。 
受克虏伯马格德堡工厂生产能力限制,大规模生产装配合约被转让给另外一个装配厂——Stahl-industrie GmbH。该厂根据编号为SS 210-8902/42(H)的合约,负责装配200辆 Pz.Sfl.IVb (1.F.H.18)自行坦克。该批次自行火炮被命名为 Pz.Sfl.IVb3,加装了320马力Maybach HL 90 P20k发动机,还进行了其他一些改良。
在证实 le.F.H.18可加装至改良型Pz.Kpfw.II底盘上之后,1942年7月25日,希特勒随即指示:到1943年5月12日时,为200个Pz.III/IV底盘迅速加装200门15厘米F.H.火炮。1942年8月14日,克虏伯公司在埃森市与德国陆军武器局四处与六处举行会议,就设计F.H.18 auf Fahrgestell IV b型自行火炮的相关事宜进行讨论。概念图纸显示在未经改良的情况下,Sfl.lVb Fahrgestell 发射角度非常高,仰角仅有25度。克虏伯工厂尝试以Sfl.lVb为底盘,但重新纺织发动机,改变整个底盘布局,以减轻重量,并使仰角达到更加合适的45度。
不过,这始终未能成行,原定于1943年1月开始交付工作的Pz.Sfl.IVb3生产系列自行火炮项目,于1942年11月初突然终止。
改良
1942年7月10日,德国陆军武器局与克虏伯公司探讨了改良SflJVb型自行火炮的相关事宜。两辆0-批次 PzSfLIVb自行坦克换装了Versuchs-Sfl底盘,并经过改良,进一步测试其他设计发展,包括在不改变发射高度和最大仰角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开火,并计划为生产型自行火炮加装1台Maybach HL 90发动机,还进行了其他一系列自动化改良。
 
板件图和图纸如下:
 









 





 
 
来源:1999

评测



恒辉模型


全部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图片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