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本站链接,会员所发文章不代表网站立场,若本站转发的作品冒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小编。

【威骏 AB3577】1/35 二战德国红外线夜视装置开盒评测(2)

威骏 BOOM 浏览 评论
开盒评测 自行购买样品 原创

英利

车长用红外夜视设备指挥驾驶员,后者在夜间几乎什么也见不到。这种驾驶方式需要非常良好的长时间培训,而在大战末期这点只能是纸上谈兵。车长还可以用他的夜视装置搜索目标。当目标出现在屏幕上时,他通过一系列指令来指挥炮手。这类指令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给出(例如:用手触碰或用脚踢炮手左肩表示“炮塔向左转”)。当目标位于炮塔正前方时,车长锁死指挥塔(以便与火炮保持方向一致),开始判断距离。调整完毕后,由他下达开火命令。这就是最基本的夜间目标捕捉/摧毁程序。 

此类红外夜视设备的有效距离大约在500到600米,用于驾驶是绰绰有余,但不免浪费了远程射击精度高、火力猛的70倍口径75毫米主炮的强大威力。所以,发展出了安装在SdKfz.251半履带车上,由60厘米防空探照灯改装的红外探照灯系统。这些半履带车也带有图像接收装置。一旦锁定目标,立即通过Fu-5电台与“豹”式坦克取得联系,由其负责攻击并为其修正弹道。同时夜间“豹”式主炮会使用无闪光弹药以降低被敌人发现的概率(资料来源于1957年3月号的《德国士兵》杂志)。 

国防军第24装甲团第1营第3连(直到1944年11月25日前都配属于第116装甲师)在Fallingbostel附近的Bergen装甲兵学校接受了红外夜视设备的改装。全连都装上了“Sperber(雀鹰)”系统(根据本哈德先生的回忆)。《德国士兵》杂志刊载着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乘员组可以在2500米的距离上准确瞄准夜间目标。他甚至谈道这种情况下命中率居然高达三分之二!(这点未免过于乐观,哪怕炮手是天才也很难做到)。以后为提高命中率,还做过让炮手分享车长夜视视野的改进。最后,还有一个计划是为炮手在单窥孔火炮观瞄仪上单独添加红外图像接收装置。 

1945年初,一辆安装有“Sperber(雀鹰)”系统的“豹”式坦克前往匈牙利的Stuhlweissenburg前线进行实战测试。很可能伴随有一辆装有60厘米“Uhu”式红外探照灯的SdKfz.251半履带车和另一辆负责支援的“Falke”式SdKfz.251半履带车。据称“雀鹰”系统在前线工作情况良好。 

1945年初,第1营全营(包括第3连在内,起初最少有17辆安装有红外夜视系统的“豹”式坦克)被派往匈牙利战线,但所有的坦克都奉命在离开Fallingbostel之前卸下红外夜视设备。没有人知道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 

1945年上半年,“克劳塞维茨”装甲师在Fallingbostel地区作战,奉命打开一条通往Harz山的南去道路。尽管该师拥有“装甲师”的称呼,但实际上坦克很少。两辆该师的“豹”式坦克据称装有红外夜视设备(很可能是“Sperber”系统)。一场战斗发生在1945年4月21日晚上。“克劳塞维茨”装甲师的最后10辆坦克在一辆SdKfz.234/1侦察车的伴随下出现在美军位于Weser/Elbe运河边的一个反坦克阵地附近。美军装备的是M2型76毫米反坦克炮。早上2点战斗开始,德军首先攻击。美军发出警报后发射了照明弹。第1辆“豹”式坦克中弹并翻进了一条沟里,攻击被击退。随后装有红外夜视设备“豹”式坦克加入了战斗。它们捕捉到了反坦克炮的位置,发射了大约20发炮弹。整个阵地被摧毁,美军炮手和步兵们惊慌失措,转身就逃。德军坦克紧跟而来,又在黑夜里摧毁了一些卡车及其他车辆。 

这次成功的战例证实了红外技术的巨大价值。但我们没有“克劳塞维茨”装甲师那些装有红外夜视设备的“豹”式坦克参加第二场战斗的资料。 

1945年3月“幕钦堡”(Mücheberg)装甲师建立。著名作家泰塞Tony Le Tessier在他的《Duchbruch an der Oder》一书里提到该师装甲营共有11辆IV号坦克(第1连)、10辆“豹”式坦克(第2连)和10辆IV号坦克(第3连)。其中第2连的一些“豹”式坦克安装有“雀鹰”系统。 

“雀鹰”红外夜视系统结构非常简单,却可以立即让坦克具备(中、近距离)夜战能力。它的通用化设计使得几乎每种德军装甲车辆都可以配备。它的缺点之一就在于使车长在承担自己职责之外还必须为驾驶员和炮手提供指引,在战场上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此外该类设备可靠性差,机械故障频发,尤其是阴极放射管过于娇嫩。 

各种型号的“豹”式坦克都能安装“雀鹰)”红外夜视系统。最近一辆在波兰发现的“豹”式G型坦克在驾驶员前视潜望镜的上方有一个焊接上去的支架。因为后期型的“豹”式坦克驾驶员座椅都可以升降,所以这个支架很可能用来安置红外图像接收装置,从而为夜间驾驶提供方便。 

第二种红外夜视装置人们所知较少,但的确有一些配备此类装置的“豹”式坦克存在过。在Fallingbostel的仓库里有很多“Biwa”装置的库存,当盟军部队靠近时,这种复杂的“即兴创作”出现也是不奇怪的。前面图示的那辆“豹”式坦克就是一个例子,从周围人的制服和后面的Willys吉普上来看,当时它已经被盟军缴获。

车长指挥塔上的夜视装置:

全车安装示意图:

 

“雀鹰”红外夜视系统只是在装甲车辆上简单添加一台红外探照灯和一台图像接收装置,所以配备范围可以很广。而第二种红外夜视装置要复杂和精致地多。 

“雀鹰”红外夜视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车长一个人能操作红外探照灯,及时见到他所需要的图像。“豹”式G型和后期的A型坦克不能在不进行大量改动的情况下为炮手提供单独的红外夜视设备,而炮手能否及时见到图像又是坦克火力发挥的关键所在,所以德军找到了一些过渡性解决手段。旧型号的“豹”式坦克(D型和早期的A型)在工厂里进行了非常有趣的改动,驾驶员座舱正前方的一块装甲板被改为活动式,打开后很容易安装红外图像接收装置。当有必要使用该装置的时候,装甲板打开,原来驾驶员前方的防弹观察玻璃被移除。安装图像接收装置的工作量并不大,只要用电焊工具把它焊接固定在装甲板下方就可以了。同时在这块装甲板的右侧还安装了一台30厘米直径的红外探照灯。 

“豹”式D型和早期的A型坦克原来配备的都是双窥孔火炮瞄准镜,后期型号改为了单窥孔。在原来双窥孔火炮瞄准镜的基础上改装红外夜视设备并不麻烦:原来的双窥孔火炮瞄准镜被改为两台单窥孔式,右侧的那台在前方有红外夜视图像接收装置。白天炮手只使用左面那个瞄准镜,夜里则使用右面的。同驾驶员一样,在瞄准镜的左侧安装了一台30厘米直径的红外探照灯。这些设备都安装在一个焊接在火炮防盾表面的小平台上,就在火炮瞄准镜的下方一点。车长的红外设备也经过了改进,使用了与原来“Falke”式SdKfz.251半履带车上相同的结构。这是一种将一台红外探照灯、一台红外图像接收装置与一挺MG34或MG42机枪联动的安装方式。出于后勤方面的考虑,在“豹”式坦克上基本采用与火炮同轴机枪、前机枪相同的MG34机枪。

为了减小被发现的概率,所有配备红外夜视装置的“豹”式坦克都采用了与G型相同的炮口消焰器。而且乘员们还接到过在弃车时炸毁红外装置的命令。第24装甲团的本哈德先生回忆道:“所有的红外装置上都绑着一个手榴弹,引线集中到车长那里。当他下令弃车时,必须等到最后一个乘员离开车辆后拉响手榴弹炸毁红外装置。”这很可能是战争即将结束时德国军方下达的“摧毁一切”命令的一部分。 

很可能这些经过大量改进的“豹”式坦克的确在战争结束前参加过战斗。第一个证据就是那张模糊的照片,上面的“豹”式坦克安装了三套红外夜视设备。

还有报告说战争即将结束时一个英国装甲师遭遇过一些装有夜视设备的“豹”式坦克。英军装备的是“彗星”式坦克,时间为1945年4月。在一场短时间的激烈战斗后,几乎所有的德军坦克都被击毁了。这里还有两张照片显示了一辆在1947年时的“豹”式D型坦克。可以见到在火炮防盾上有着清晰的焊接痕迹,而这里就是那个安放炮手用夜视设备的小平台应该所在的地方。可能是英军为测试目的而将它们移除的。 

一些Fallingbostel装甲兵学校的教官们甚至为夜战部队设计过专门的战术。他们希望成立一支步坦协同的特殊部队。而安装有三台红外夜视设备的“豹”式坦克是其中的核心力量。计划在这些坦克的后部引擎盖上面焊上三块巨大的装甲板,为3名搭载步兵提供后方和侧方防护。这些步兵负责所在“豹”式坦克的近距离保护,配有MP44自动步枪,而这些步枪也可以安装夜视装置。 

“豹”式坦克的后方还有同样具备夜战能力的“Falke”式SdKfz.251半履带车,上面有更多的手持配夜视装置MP44自动步枪的步兵。在情况允许时,装有60厘米“Uhu”式红外探照灯的SdKfz.251半履带车会在后方提供更强的红外光源以“照亮”战场。毫无疑问,这样的“梦幻型”夜战部队在当时足以驰骋夜间战场、笑傲天下了! 

装备在“豹”式坦克上的FG-1250红外夜视装置:

这张模糊的照片显示出了一辆分别在三处地方安装有红外装置的“豹”D型坦克。1)处为车长用红外照射/图像接收装置,与一挺MG34机枪联动;2)处为炮手用图像接收装置,安装在他的两个单窥孔火炮瞄准镜的其中之一上;3)处为驾驶员用图像接收装置,安装在打开的观察窗上。与此类似的改进直到战争结束前一直在进行,也实际应用于了战斗。

黑豹坦克安装红外夜视仪的两种方案: 

方案A-代号“食雀鹰”(Sperber):在车长指挥塔上安装直径30厘米的FG-1250型红外探照灯(视距600米),由车长负责操作图像转换器。从1944年末至1945年3月,德军在一些豹G型(包括其它变型)坦克上安装FG-1250型红外探照灯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结果很成功。从1945年的3月到4月,大约有50辆豹G型坦克(含各种变形车)安装了FG-1250,这些坦克分别参加了东西两线的战斗。带红外夜视仪的豹式坦克在行动时伴随有安装60厘米直径红外线探照灯的SdKfz.251/20“猫头鹰”式(uhu)和SdKfz.251/21“猎鹰”式(Falke)半履带装甲车。这种方案可以把夜视仪很容易的安装在各型装甲战斗车辆上。 

方案B-代号“变像器”(Biwa-Bildwandler):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即为驾驶员,炮手和车长各提供一套30厘米红外探照灯和相应的光电图像变换器。豹式坦克的各种型号都试验过安装“变像器”,测试结果也是成功的,但是在东西两线的实际战况报告却很少。 

安装了红外夜视仪的黑豹式坦克的部队包括第116装甲师(第24装甲团3连,西线,1944年夏),第16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匈牙利,1945年初),慕钦堡(Muncheberg)装甲师和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装甲师。其中的一次战斗报告来自于LSSAH装甲师第1装甲团的一名老兵的叙述,据他声称几辆可能是第116装甲师的装备红外夜视仪的豹式坦克在阿登战役使用过。1945年4月,安**方案红外夜视仪的豹式坦克装备了克劳斯维茨装甲师,4月中旬,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于尔岑(Uelzen)地区歼灭英军一个排的彗星巡洋坦克。1945年4月21日,同样的豹式坦克攻占了美军在维悉河-易北河运河区的一处反坦克阵地。另外,有报道称一个装备猎豹坦克歼击车的部队也曾使用过红外夜视仪。 

 

以上资料来源:百度贴吧德军吧,SS精锐装甲相关文章。

共 5 页 <>

评测



恒辉模型


全部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图片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