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using 35A005】德国狮式重型坦克板件图和说明书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6 评论 转载
克鲁伯的研发人员在观察过老朽的T-35坦克后,提出一个新构想:以150公厘37或者40倍径主炮,或者采用105毫米KwK 70倍径主炮为主要武装,时速高达每小时44公里,重达90吨,乘员5人的重型坦克。 为了要让这么重的坦克动起来,克鲁伯的研发人员甚至将脑筋动到鱼...
提供模型板件评测,板件图,说明书,初版和再版的区别。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6 评论 转载
克鲁伯的研发人员在观察过老朽的T-35坦克后,提出一个新构想:以150公厘37或者40倍径主炮,或者采用105毫米KwK 70倍径主炮为主要武装,时速高达每小时44公里,重达90吨,乘员5人的重型坦克。 为了要让这么重的坦克动起来,克鲁伯的研发人员甚至将脑筋动到鱼...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6 评论 转载
1942年纳粹德国武器局考虑将正在开发的豹式坦克和二号系列合成为一种重装甲、大威力侦察坦克,并向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公司发出制造专用火炮的建议。最后设计出来的VK1602方案可以说是一盘大杂烩:在缩短的豹式D型车体上安装改进的二号L型山猫的悬挂装置,其他...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6 评论 转载
1920至1930年代期间,有数个国家对于多炮塔坦克感到兴趣,并且开始实验自家的坦克。英国维克斯在1926年首先建造了一辆A1E1独立者式坦克,这个让苏联有了灵感,因而创造出T-35重型坦克,1933年生产了61辆。 Neubaufahrzeug 的计划始于1933年,德国国防军要求...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6 评论 转载
二战中大量生产服役的M4 Sherman(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尽管不是最先进或者威力最大的坦克,但作为西方盟军地面装甲力量最重要的核心装备,是1930年代美国一系列中型坦克设计的终极进化,也是美军新一代坦克概念的催生契机,因此在美国...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5 评论 转载
活跃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军四号坦克,以步兵支援坦克的身份得到了士兵们的信赖,得到了军马到的称呼。最初的四号坦克是1937年生产的A型,装备短炮身24倍口径7.5厘米KwK 2.37坦克炮。车身装甲厚度14.5毫米,炮塔装甲厚度20毫米。之后的四号坦克经过...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5 评论 转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冷战时期出现了苏联军队开发的震惊西方的重型坦克IS-3重型坦克。为了对抗IS-3,英国研发了55口径120毫米火炮,将其装备在FV214重型坦克上面。1950年完成试验车,1955年开始量产,1959年之前共生产MkI 20辆,MkII165辆。它在作战中的...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5 评论 转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队遭遇了苏联的T-34和KV-1两种新型坦克,研发强大的反坦克火炮车辆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将逐渐失去用武之地的轻型坦克底盘改装的各种自行反坦克炮成为方法之一。利用2号坦克底盘,使用敞开战斗室,装备强大的75厘米反坦克炮的黄鼠...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2 评论 转载
大家经常会听到,某某模型的细节怎么怎么好,某某模型的细节怎么怎么差,和前者比怎么怎么渣。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款模型摆在这里,从哪里看出细节好坏呢? 今天请出的两大主角都是比较廉价,简单的板件,分别是伊达雷利编号225的铸造M4A1和田宫编号为35251...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2 评论 转载
德国在战争后期的坦克研制上所走的道路,的确与美苏英完全不同。大体来讲,美国和苏联是先造底盘后选火炮。也就是说,先研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坦克底盘,然后再根据这种底盘的性能往上面添加各种各样的火炮。属于一种从下往上的发展模式,因此美国和苏联的装...
静态模型爱好者 2015-05-12 评论 转载
一战后至今,世界各国的坦克设计基本趋于一致,旋转炮塔加双履带。可这辆坦克为何会有4条履带? 这是前苏联1958年试制的代号为279工程的重型核战坦克样车。为什么说它是核战坦克呢?因为苏军在多次核试验中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样的...